fbpx

由被同行質疑走到遍佈南半球 | 專訪 Ovolo 酒店創辦人 Girish Jhunjhnuwala

於香港發跡、走到澳洲與峇里的奧華酒店 (Ovolo Hotels) ,一向房價相宜又適合打卡;近年更積極為社區貢獻,於疫情期間推出「Plant’d Initiative」(為期一年的全素食計劃)與「Homecoming Project」(為有經濟困難的回港人士提供每晚1元的隔離酒店計劃)等善舉,尤其深得千禧一代之心。ELLE MEN HK 今次特別邀來奧華酒店創辦人 Girish Jhunjhnuwala,分享營運理念背後的「反叛」故事,與酒店之於他的特別意義。

1. 奧華酒店 (Ovolo Hotels) 的風格一向非常時尚、適合打卡,其室內設計亦屢獲殊榮。這是您從一開始就想建立的氛圍嗎?團隊的設計理念來自哪裡?

其實這不是我一開始就想營造的氛圍或風格,我當初就是單純想做一些還沒在市場上出現的東西。我自己本來就對那些連鎖酒店感到有些厭倦,因為它們都有著差不多的室內設計。

其實這不是我一開始就想營造的氛圍或風格,我當初就是單純想做一些還沒在市場上出現的東西。我自己本來就對那些連鎖酒店感到有些厭倦,因為它們都有著差不多的室內設計。

2. 為何會特別選址香港、澳洲與峇里三地興建酒店?

其實就是精密的人口統計。Ovolo Hotels 在香港有很好的發展空間,讓我們可以在這裡擴展業務。而我們其中一個最大的客戶群,就是澳洲人。當初得知這個數據,我就肯定我們在澳洲遊客眼中做對了什麼。因此,我們在海外的第一個項目就瞄準墨爾本,結果亦相當成功,所以後來我們就決定在澳洲擴展業務。這個地方對我們來說,仍然有十足的發展潛力。峇里島也一樣,是基於眾多來自澳洲的訪客,而吸引我們的目光。

3. 在這三個地方營運酒店,有什麼不同之處?

沒有任何區別。它們都是奧華酒店。但我們跟其他酒店的區別在於,我們是一家「全包酒店」,即不會為房間中的一切收費:房價已包含冰箱的飲料、早餐等,這種收費方式能讓遊客更為輕鬆。這是酒店的理念——我們與顧客的關係凌駕一切。

4. 你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當初是如何將自己對這個地方的認知、與酒店理念互相融合?

「希望帶來一些有趣、前衛的元素」——這就是酒店從一而終的目標,亦恰巧是香港予人的印象。當初我們從更為親切、友好的角度入手,是認為這種風格可以讓我們擴展到世界其他角落,因為還有很多城市缺乏這種經營方式。當然,我們的客戶群不僅僅是千禧一代,且讓人驚訝的是,有很多客人都是「嬰兒潮年代」的,已經5、60歲了。他們之所以選擇 Ovolo,就正是希望體驗一些非傳統的新體驗。

5. 奧華酒店也會為社會事業作出貢獻,例如「Plant’d Initiative」(為期一年的全素食計劃)與「Homecoming Project」(為有經濟困難的回港人士提供每晚1元的隔離酒店計劃),這些企劃背後的理念為何?

疫情期間,有很多家庭被逼分開,那時候從外地回港的成本太高,不只因為機票很貴,他們還需要在酒店隔離兩三周,對於那些有經濟困難的回港人士來說實在是一大難題。我們想為香港社區做些貢獻,讓家庭團聚,於是便與東華三院合作,他們補貼機票費用,我們就推出每晚1元的酒店隔離計劃。我覺得在這樣的危機時期,回饋社區尤其重要。

至於 Plant’d Initiative,其實我們首先是在澳洲開始的。疫情期間,有很多關於動物與COVID之關係的議論,於是我們開始思考:如果酒店只提供素食,並讓這成為全年的主題,那會不會有助大家認識環境與人類的關係?最終我們決定先將計劃實行一年,並稱之為「素食之年」。雖然起步很慢,但是過了一段時間,計劃真的開始起飛了;我們的廚師也變得非常有創意,讓餐廳不僅僅是把一盤蔬菜扔在顧客面前,而是提供一頓美味、精心策劃的餐點。

6. Ovolo最初的業務專注於服務式住宅,走到現在變成國際知名的酒店集團,你怎樣看待這種成功?過程中有讓你印象特別深刻的一幕嗎?

我不確定它是否國際知名,但我們希望成長,更想要在世界其他地區擴展。

一個新品牌要在香港崛起,在做事方式上必須要非常不同。Ovolo 不是高檔、奢侈的品牌,卻也不是廉價的酒店,它創造的,是一種截然不同的體驗,我們希望在這個領域一直發展。故此我們不斷推出不同的倡議,不斷嘗試與別不同的事情,也希望從中獲得社會價值。

在首五、六年間,我們只有客房內的一個小型咖啡角落,但後來越來越多酒店業專業人員加入公司,他們都不斷遊說我:「Girish,我們需要做好餐飲!」。不瞞你說,其實在此之前,我一直對餐飲業非常的不熟悉,因為它是一個十分需要以情感導向的行業,讓我對 F&B 步步為營,所以我實際上對餐飲營運過程沒有參與太多,但 F&B 團隊仍然做得很好。

我認為這可能是一個改變我看待事物的決定性一刻,那確實對我們的業務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將品牌形象提升到另一個水平。

7. 每間奧華酒店都有自己獨特的創意概念。對於未來的計劃,您有什麼新想法嗎?

主要還是保持這種友好的氛圍。有些元素是不會改變的,例如所使用的風格、藝術品和音樂等。

酒店每六至八年便會翻新,因此我們可以很容易地改變其內涵而不必太擔心會翻車,因為我們跟上了時代的步伐。

8. 可以用三個字形容奧華酒店嗎?

有趣、非傳統、永不無聊。

9. 奧華酒店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這是我一手一腳創辦的一家企業,我在這裡投放了很多情感。

對我來説,對事業的熱情是須時累積的,因為當你一開始創業時,你的熱情會全然專注於公司能否生存下來,只有當你生存下來並開始看到成果時,它才會變成一種激情、讓你希望變得越來越好。就亦是一直引領我們前進的原因,同時也讓我們非常自豪。

在酒店剛開始營運時,我們免費提供小吃、飲料;WiFi 在其他酒店是要收費的,但我們卻倡議「不,它是免費的,一切都是免費的」。就因為做了這些反其道而行的事,行內每個人都認為奧華酒店不會走得遠、會虧錢等等——「這些傢伙不會生存下來的」。但最終我們成功了,大家都說Ovolo顛覆了整個行業,所以我們對此感到相當滿意。

10. 未來有什麼新計劃?

我的60歲生日。(笑)

有關Ovolo,我們將繼續在澳洲擴大業務,可能會更關注紐西蘭的市場;另外團隊對東南亞地區都十分有興趣,例如泰國、新加坡等地。我們來年亦會有一些重要公告,但恕我現在未能透露了。

Photographer Vincent Ma

Interview & Text Milly Y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