氈酒專家Matthew Lau|調酒師的日常
坊間中最常見的Spirits不外乎Gin、Whiskey、Tequila及Vodka,其中Gin似乎是比較冷門的一環,到底怎樣才是最佳的喝Gin方法?以下為你一一解答。
1. 三個成為出色調酒師的要素?
愛說話、認識新朋友、好學。一個調酒師日常面對過百個客人,一定要愛說話。以我自己為例子,我是一個很喜歡聊天、認識新朋友、較好學的人。
2. 調酒師與食物的關係?
調酒師看似是一個調飲品的人,但在背後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我會看很多書,不限於調酒,甜品、烹調的書藉我也會看,關於食物的知識有助轉化成調酒的技巧。
3. 調酒師的日常日程?
以Dr Fern’s的調酒師為例子,每個調酒師需要在營業前預備好調酒時用的水果,因為水果都是每天新鮮製作的,這亦是每個調酒師的必經日程。另一方面,花得比較多時間就是切冰,Dr Fern’s所用的冰都是全手切,平均每天我都會花4至5小時去切冰。
4. 你會怎樣定義Dr Fern’s呢?
Dr Fern’s對我來說不只是一間酒吧,而是一個Gin Parlour,Dr Fern’s內有400款氈酒,它是一個儲存很多氈酒的地方。我覺得Dr Fern’s與其他Gin Parlour最大的分別就是比較親民,會與客人聊一些關於氈酒的問題,而非單單為你調製一杯氈酒。
5. Dr Fern’s名字的由來?
命名Dr Fern’s的原因,是因為Dr Fern’s本來是一位心理醫生,想藉著botanicals(植物學的)去治療別人的心靈,故研發了很多關於botanicals的飲品。
6. 你是怎發現你對氈酒的熱情?
對我來說,氈酒最初只不過是一支基酒,我第一支接觸的氈酒是Hendrick’s。初入行時,每晚都要用Hendrick’s調製超過30杯Gin&Tonic,那時候認為所有氈酒味道都一樣,因此我沒有嘗過。其後有一次試了Gin&Tonic後,才知道氈酒原來可以有這麼多變化,隨後才了解氈酒是怎樣形成、可以怎配搭調製成雞尾酒,從那時候起我就踏入了氈酒的生涯。
7. 你最愛的氈酒是?
我偏向喜歡有特色、有故事性及有意義的氈酒。就像Hendrick’s一樣,就像它背後的Master Distiller是全球的十大Distiller之一,亦是少數的女性Distiller。她研發Hendrick’s的靈應是因為在田園中看到青瓜三文治的廣告牌,那時候她想到研發一支較女性化的氈酒。有趣的是,據非正式統計,全球飲氈酒的人中女性是佔7成。
8. 如何試氈酒才算正確?
試氈酒並沒有一個特定方法。舉Gin&Tonic為例,因為它的味道上有很大的變化,我會先將氈酒與Tonic分開,先試氈酒的味道。因為現在氈酒十分多樣化,有些是陳年,浸過不同的木桶,因此氈酒的味道都很豐富。那些加了Tonic的雖然把氈酒溝淡了,但亦會帶出氈酒特別的味道。總括來說試氈酒都是很個人化,並沒有一套特定的標準。
9. 是次為電影《Charlie’s Angels》主題製作氈酒,你的靈感來源是?
這次我為《Charlie’s Angels》創作了三杯不同的雞尾酒。第一杯是Good Morning Charlie’s:是來自電影中很經典的一句對白,Good Morning是每天的早晨,早晨最重要的是早餐,所以我就用了Cold Brew的English Breakfast Tea去做了一個帶茶味,成為口感較清新及複雜的雞尾酒。之後加了接骨木花的甜酒,將氈酒的甜味及花香味帶出,是一個酒精感比較強的雞尾酒,為男士設計。第二杯是Hello Angels,靈感來自香港地道飲品五青汁,將它改為青瓜、青蘋果、奇異果、青檸及薄荷,風格比較清新,而綠色亦可以有很多意思。以往綠色是代表莊重、堅強、生命力的意思,就像戲中的3位女主角,而青瓜亦是Hendrick’s其中一種原料,故3杯雞尾酒都會有青瓜的味道。第三杯是Gin&Tonic,因為氈酒永遠都離不開Tonic,就如Charlie’s Angels是一套經典的電影,那就想最後以一杯經典的雞尾酒作結尾。

10. 你覺得氈酒與Tonic的關係是?
氈酒永遠都離不開Tonic,Gin&Tonic是經典的配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