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獻身」校長的努力|香港仔工業學校的傳承
黃竹坑道,一條每天都車水馬龍的公路;香港仔工業學校,一所每天見證著繁忙車流的學校。這所位於馬路旁的校舍,至今已屹立了85年,見證著古今香港的變遷,亦育出不少的人才,而當中,最令人感動的卻是香工的師生氛圍。
跨步踏入大門,一條筆直的小路牽引著,只見那盡頭是一尊聖母像,而沈明輝校長,則站在地上那意大利絕版瓷磚地板上招手。他引著向右前行,介紹道,若大門前的聖母像是學校的門面,那麼眼前的這尊,便是學校的歷史,那是學校範圍內歷史最長的一尊聖母像。皮鞋在石子路上相互磨擦,咯咯作響,校長自豪言:「地上的石子路都是我們的校工一顆一顆用愛鋪出來的。」

穿過學校禮堂,校長腳步放緩,眼看面前的水磨石樓梯,那是他最喜歡的學校建築,他看著旁邊牆身的照片,摸了摸扶手上的花紋,突然露出慈愛的笑容,原來是他的「小朋友」在打籃球,接過傳球後,便繼續前行,校長笑言:「雖然今天是假期,但這些學生都不是寄宿生,他們都是特意約回學校一起打籃球的,我剛剛也跟他們玩了一回!」。學校恢復寄宿服務已經九年,不僅教學生讀書,更重要的是「學做人」,寄宿部十分重視學生的服務精神及感恩的心,飯後學生除了要清潔自己的碗筷外,公用的設施亦要輪流清潔,正因為是學校的一份子,所以要回饋學校,培養責任感。此外,他們每晚都會有祈禱的環節,在靜默中回想一天裡藉得感恩的事,從中學會珍惜已有的事物,帶領他們向善,做一個好人。

一路前往STEM教學室的路上可以見到有不少工程正在進行,原來正在加建BAND房,沈校長提到,有一日他的學生跟他說:「校長!我們想夾BAND玩!不如建一間BAND房吧!」,後來他便率性地落實加建,讓他的學生都能在學校做到自己喜歡的事,找到自己的興趣。繞過長長的走廊,終於看到全港第一部等離子切割機的盧山真面目,它為香工學生完成了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不僅在公開試的設計與科技科中獲得優異的成績。在老師們的支持與鼓勵下,同學曾在創意思維世界賽 (香港站) 獲得解難題及戲劇題亞軍,同時獲世界賽晉級資格,可見師生在不同的STEM比賽中也能突圍而出。

在疫情下,不少國際比賽只能在線上進行,但有學生跟校長說︰「只要比賽一日沒有取消,我就會全力以赴,繼續參加比賽!」。於是,學校十分把握每個比賽機會,為學生製造更多的參賽經驗,甚至能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曾經一位的學生,正因為不斷參加STEM比賽,由默不作聲的性格慢慢成長,最後更擔任隊長的角色,帶領團隊參賽,這位學生,的確是透過比賽創造了一個更好的自己,他的改變及經歷,亦深深刻在校長及教師的腦海中。


正因為擁有了這部等離子切割機,學生除了能處理木材及塑膠外,更能處理金屬的材料,能將學生的創意變成實物製作出來,看著放在機器上的作品,校長亦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原來,為了能讓學生更理解機器的構造,學校會購入一比一真實的機器,讓他們「解剖」當中的零件,校長便曾經買了一台扭蛋機及自動售賣機讓他的學生們研究。

沈校長:「我一直相信一件事,陪伴一定是與學生親近的最佳方法,我除了一般的行政工作外,幾乎將其餘所有時間都用作陪伴學生。」。他不僅在小息、放學等時間陪他們打籃球、踢足球,亦會一同玩康樂棋、足球機;更會陪學生一起吃飯,為的只是一個陪伴。這些陪伴過後,他的確也獲得了不少的回報。校長每逢開學,都會在寄宿部與宿生度過開學後的第一晚,在晚飯時,他注意到學生不會只顧自己盛飯餸,而是先問校長的需要後再照顧自己,這令沈校長感到十分驚喜,亦為他帶來很高的滿足感,相信這也是令他「獻身」式工作也沒有怨言的最大原因。
「陪伴」踏實了愛,有品優的陪伴,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學校獲南華早報頒發 2020/21 Student of the Year 最具培育氛圍學校特別大獎,可見教學團隊毫無保留地給了學生滿滿的愛,讓學生在關愛中蛻變成長。
Text: Helen Ho
Coordination: Kasa Leung
Photographer: Vincent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