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viet Bus Stop | 歷史未能抹去的公共藝術作品
說起蘇聯的交通,各位可能會想起世界最長的西伯利亞鐵路,由俄羅斯莫斯科跨越蒙古,再到北韓平壤,長達10267公里的鐵路;又或者會想起世界三大地鐵之一的俄羅斯地鐵,當中的地鐵站裝修豪華得猶如地下宮殿。其實除了鐵路外,當年蘇聯的巴士也為當地建構了優良的交通體系,而巴士站也保留了蘇聯一貫的華麗建築特色。加拿大攝影師Christopher Herwig利用12年到訪不同前蘇聯國家,橫跨哈薩克、吉爾吉斯、土庫曼、烏茲別克等共計3萬多公里的旅途,利用照片記錄紀錄蘇聯時期境內所建造的巴士站,並推出攝影集《Soviet Bus Stop》。


從Herwig的照片中可看到當年蘇聯的巴士站與普遍人所想的巴士站大有不同,各色各樣的設計如巨型鳥類雕塑,東正教彩繪裝飾等。在蘇聯時期,巴士站、地鐵站等公共地方都是宣揚藝術文化的場地,不同的建築或當中的雕塑都結合拜占庭、巴洛克與結構主義的美學,在共產政權下給予設計師發揮奔放跳脫的才華,也在政權的監視下呈現到民眾眼前。揭示了當時的時代價值及共產的特色:透過這些視覺形式向民眾傳遞社會主義的烏托邦 —— 「共享奢侈」的精神。




在推出《Soviet Bus Stop》後,Herwig再推出一本記錄前蘇聯地鐵站的攝影集《Soviet Metro Stations》,更能透過當地的大型吊燈、混凝土、超長的扶手電梯、只有俄文的指示牌、馬賽克及浮雕雕塑等獨特元素浮現出當時的共享奢侈精神,聯同巴士站構成一系列生動的蘇聯交通網絡地圖。雖然現今蘇聯解體,大部份的巴士站已經不再使用,但巴士站並未有因而拆除,在城市中、近郊中,成為歷史未能抹去的公共藝術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