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真正的花木蘭 | 那個陌生的突厥遊牧民族運動會

這並非電影畫面,而是在台灣攝影師陳致廷鏡頭下、第三屆世界遊牧民族運動會的精華。

世界遊牧民族運動會是針對中亞少數民族的跨國體育賽事。參賽常客由前蘇聯國家吉爾吉斯、哈薩克,到蒙古、土耳其、阿富汗、菲律賓以至美國都有。 比賽項目多達37項,包括狩獵(Salburun)、馬上摔跤(Oodarysh)、吉爾吉斯播棋(Toguz korgol)、克柔術(Kurash)及布玆卡茲(Kok Boru,即叼羊)等,全都是城市人無法輕易接觸、想像的野外運動。

以往三屆運動會均於吉爾吉斯舉行,來屆則轉往土耳其。運動會的初始,源於突厥議會希望重振遊牧民族之文明與價值、並旨在「讓突厥再次強大起來」。突厥民族主義的抬頭,成了運動會的重要憑據。

圖中馬上的那些巾幗英雄,令人聯想到近日受盡熱議的真人版《花木蘭》電影。有趣的是,有學者以「花木蘭」此名字加以史實分析,推測這位傳奇女英雄其實有可能是胡人(鮮卑族)—— 亦即突厥語民族的一員。

運動一向都不只是競賽,更多是塑造身份認同的過程。就如世界遊牧民族運動會,在復興突厥遊牧傳統文化同時,亦是透過運動項目向外輸出其民族主義。

且期待2021年九月、新一輪風塵滾滾的賽事。

資料來源:World Nomad Games; 中亞脈搏;換日線;陳致廷;牡丹亭獨立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