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髮師自白 | 怪誕髮型是對抗自己還是對抗社會
「有頭髮邊個想做瘌痢」—— 但對日本假髮設計師河野富廣來說,假髮是神聖的藝術。
近日米蘭藝術博物館 Spazio Maiocchi 刊出一本長達180頁、純碎關於假髮設計的書籍“Personas 111”。透過對頭髮做實驗,河野富廣的假髮作品,由東方到西洋、怪誕想像到當代潮流之間自由變換。全書只出現一個模特兒的身影,卻有幾百個不同的頭髮造型 —— 體現了假髮帶來之多樣化與可塑性。
曾為韓國獨立樂團HYUKOH設計假髮造型;對河野富廣而言,假髮是鼓勵個體持續變革的藝術品。「所以,問問自己想成為誰,選擇假髮,踏上新的生活。」
河野富廣的假髮,是對數碼社會的反饋、一種復興人體物理的方式,提醒生活即戲劇 —— 人並不可能只扮演一個角色。髮型有如面具,能夠反映、甚或隱藏個性。當戴起假髮,不僅是自我體現、防禦,更可以是自我反省 —— 畢竟在當代世界,我們不斷自我定義,亦不斷被他人定義。
Spazio Maiocchi 設有作品試戴;有興趣者亦可到 konomad 官方網店 瀏覽可購假髮。
資料來源:Spazio Maiocchi; @tomikono_w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