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地下蓄水池保育 | 世界各地蓄水池成藝文、取景熱點

深水埗主教山地下蓄水池清拆在即,本地罕見的羅馬式結構這才曝光,旋即引發保育爭議。

Photo courtesy of 香港遺美 Hong Kong Reminiscence

事實上,全球各地有不少蓄水池亦深埋地底,卻被完好保存。例如「典範」伊斯坦堡的地下水宮殿(Basilica Cistern)、台北的觀音山蓄水池,兩者皆為熱門觀光點。又如倫敦芬斯伯里公園(Finsbury Park)地底的 Hornsey Wood Reservoir,電影《神探福爾摩斯》及《新鐵金剛:智破天凶城》亦曾於該處取景。澳洲布里斯本的 Spring Hill Reservoirs 蓄水池則被活化成藝文場地。

除了伊斯坦堡的地下水宮殿,上述例子全部建於19世紀工業時代。故亦有網民推斷深水埗蓄水池早於19世紀建成 —— 因其設計、結構,皆與當時英國及其殖民地的蓄水池相似,普遍利用羅馬式拱頂,爭取最多儲水空間。

羅馬式地下蓄水池實用之餘也有美學考量,於本地更是少見,實屬極具歷史意義的時代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