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時代標誌建築|消失絕跡的皇后碼頭
十二年前的香港,皇后碼頭正式完成清拆工程,自此皇后碼頭消失絕跡於我們眼前,卻永遠烙印在每一位香港人的腦海中,成為永不磨滅的重要集體回憶之一。皇后碼頭是一級歷史建築物,同時是英殖香港時代的標誌性建築物,是香港殖民地歷史一部分,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皇后碼頭作為英國皇室儀式及公眾活動的場地,曾見證殖民地時代重要的歷史時刻,包括維多利亞港的填海變遷及二次大戰後香港急速的經濟發展等,歷史意義甚為豐富,與現時仍保留着的香港大會堂、愛丁堡廣場、和平紀念碑和立法會大樓如出一轍,整個建築群保留着五六十年代的建築風格面貌,盡顯港英時代的時代歷史感。
談到皇后碼頭的前世今生,在港英政府年代初,它的前身名叫「皇后像停泊處」。由於碼頭位置位處皇后像廣場之前,因此被賦予「皇后碼頭」這個名稱。後來立法局亦在1924年正式將碼頭命名為皇后碼頭,終在一年後正式落成。二戰結束後的皇后碼頭因填海工程而拆卸,新皇后碼頭於1954年再次開幕並投入服務,而皇后碼頭在1997年香港回歸後仍維持服務。

然而皇后碼頭終究逃不出清拆的厄運;後來特區政府為建造中環灣仔繞道等工程,表示要拆卸皇后碼頭等設施。此舉隨即惹來民間廣泛迴響和保育團體極度不滿,即使皇后碼頭停用後,保育人士仍希望留守到清拆的最後一刻。時任發展局長林鄭月娥其後到碼頭出席論壇,始終表示不會承諾「不遷不拆」皇后碼頭,而警方其後在皇后碼頭進行清場行動,使皇后碼頭最終寫入歷史。


有人指碼頭的清拆摧毀了香港的一段殖民歷史,亦有人稱清拆碼頭象徵殖民時代的徹底結束。不論如何,皇后碼頭作為殖民地時代標誌建築,成為了多代港人的集體回憶,是一段不能遺忘的香港殖民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