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有港式風格|花磚紙皮石藏身於鬧市中
談到舊香港的裝潢風格,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會是木家具、水磨石、大牛龜電視,但談到舊香港裝潢風格不得不提的是花磚,以及紙皮石,這兩樣充滿繽紛色彩,集結不同圖案、花狀,用來裝飾牆身及地板的物件,雖未必如光彩奪目、吸人眼球的霓虹燈一樣惹來各界來睞,但確默默構成了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情懷,再甚成為了香港標誌之一,花磚及紙皮石至今仍然存在於香港各大公共屋邨、地鐵站及街道中,只要花點時間看看,就會發現花磚及紙皮石其實無處不在,已經融入香港的文化之中。
天后蜆殻街 炮台山地鐵站外牆
天后麥連街
花磚及紙皮石於香港的興起源於五、六十年代,當時的室內裝潢多以花磚或紙皮石為地板,最具代表性的應為多次被港產片借為外景拍攝但已結業的中國冰室,中國冰室內的牆身以綠白紙皮石砌成,而地板則以綠白紙皮石階磚拼成,過往三點三「食件蛋撻,嘆杯熱奶茶」的悠遊歲月仿似重現眼前,新鮮出爐蛋撻的牛油香飄到鼻腔內。

綠白紙皮石階磚地拼湊而成的地板不僅是應用在冰室及家中,於80、90年代出生的各位,有緣的話可能會遇上使用綠白紙皮石階磚地板的學校禮堂,在當年的香港中小學,地板並非使用堂皇需要打蠟的本地板,而是使用價錢相宜的綠白紙皮石,時至今日,此景只可存在在舊日的回憶中。

除了紙皮石被廣泛外,從王家衛的電影中亦可以一睹花磚在老香港的盛行,在《春光乍泄》中,黎耀輝和何寶榮在廚房裏跳舞的一幕,腳下的地板便是由花磚鋪成,變化多端的設計不僅是應用在地板設計,亦應用在外牆的設計中,如位於天后的岳王古廟門口兩則。

你身處的一區又會哪些建築物外牆仍然使用紙皮石呢?不妨拍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