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製造|小巴水牌留下的時代印記
在日常生活中,小巴是香港人經常乘搭的公共交通工具,但你有否仔細留意小巴裏標示出來的「水牌」呢?小巴水牌是香港獨有的手工藝文化,近年更成為特色擺設和裝飾,不論男女老少,小巴水牌的造型設計都得到他們的青睞,並在市場上再次牽起熱潮。

小巴水牌以白底膠牌以及紅、藍書法字為特色,上面清晰寫上目的地的中英文名稱和車費,成為乘客的引路「明燈」。在設計小巴水牌時,讓乘客能夠輕易從一街小巴群中辨識出適合的路線,成為水牌重要的使命。因此,一般水牌會以較搶眼的紅色為終點站的字體顏色,而目的地的英文字和中途站則會採用藍色。有小巴水牌更將觀塘中的「觀」字,刻意改名為「官」字,除了配合地名的歷史淵源,亦讓乘客輕鬆看得見目的地,達至清晰易見的效果。

回顧小巴昔日的黃金歲月,當時政府宣布全港小巴在1984至1986兩年間全改為冷氣小巴。剛轉換新車款的小巴,正是手寫小巴水牌行業的全盛時期。三十年過去,手寫小巴水牌行業嚴重萎縮,使這一本地手工藝面臨「絕種」危機。然而,隨着時代變遷,越來越多人對懷舊的事物重新着迷,近年小巴水牌更以不同形式出現,例如潮語或祝福語通過小巴水牌呈現出來,亦有製成鎖匙扣等商品,讓小巴水牌得以另一種姿態重生,為香港留下永不磨滅的時代印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