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音樂速遞|不一樣的謝安琪 還是謝安琪嗎?

謝安琪(Kay)一連四場演唱會《kay isn’t me. Live 2019》 昨晚在紅館落幕, 事隔3年她再開騷, 是次嶄新的表演形式,也引來歌迷的兩極反響。

這次Kay選擇以反傳統的演出方式,完成了一次概念性的演唱會。主辦單位一早呼籲觀眾不要以慣常的「 紅館模式」心態進場,預告Kay並不會與歌迷作言語上的交流,未見嘉賓,沒有哨⼦、燈牌、打氣棒及螢光棒,也不要期望Kay會完場後再次出來多唱幾首歌。如此顛覆香港傳統演唱會的格式,的確與眾不同,不過單純以音樂交流,也未必為每個人受接受。

另外最備受爭議的應該就是選歌。在本次的歌單中,選曲或許會跟大眾所想的有出入。演唱會上,Kay總共唱了廿五首歌,當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歌是屬於麥浚龍(Juno)。有人讚賞安排用心,有助表達主題,但是也有反對聲音指出粉絲是喜歡Kay而非Juno才進場,這樣感覺未免過於喧賓奪主。

其實,今次演唱會的主題正正就是《kay isn’t me. Live 2019》 ,開宗明義就是要帶觀眾走進Kay和Juno所創作的角色浦銘心的世界裡面,形式也如一套音樂劇,以Kay一人之力在兩小時內呈現故事,可算是一個藝術感十足的演出。個唱中段,加入了戲劇元素,有幾段由Juno拍攝的影片交代故事,再加上由他主理的舞台視覺,可見二人與製作團隊的誠意。不能否認,整個設計真的夠突破,不像常見的演唱會,卻是一個藝術展與話劇的混合。

近年,Kay的歌曲風格有不少突破,如此歌單的決定也不失為一個驚喜。摒除有一兩次的真假音轉變不順之外,Kay這幾晚狀態不錯。對比起她過往的唱腔,也留意到有所不同,總認為現在的Kay有意無意地逐漸隱藏起原有的特色,把自己代入了浦銘心的人物設定,比以前變得更女性化與嬌艷。而在四晚演唱會中,Kay共準備了九套服裝。每晚最後一幕,她都穿上了不一樣的服飾登場,為觀眾帶來驚喜,也足夠的賞心悅目。

不過,作為一位向來支持Kay的粉絲,在七年前第一次踏入紅館看她2012年的演唱會,明白這次說清楚路線破格,可惜的是,藝術與現實社會太疏離,也明白觀眾不禁會有所不滿以及失落。隨著前中段浦銘心的故事線完結,Kay徐徐唱出舊作《你們的幸福》及《獨家村》,在現今情況下更令樂迷心中一陣激動,全場不約而同打開手機電筒,跟隨音樂搖晃,是最打動人心的一幕。

樂見香港樂壇百花齊放,多姿多采,也感激Kay和Juno願意冒險,為觀眾帶來一次難忘的回憶。只是有點想念從前唱著本土貼地內容歌曲,即使是獨家村,但至少不會輕易改變自我的Kay,也默默心存一點希望,在現實中謝安琪與企劃中的蒲銘心能夠取得平衡,兩個身份互相配合,多讓樂迷聽到一點真正屬於Kay個人的歌曲,例如全場在完場時最渴望聽到的《家明》。

說穿了,或許這一切背後的原因都只是,相比起浦銘心,香港當下更需要的是,謝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