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嘻哈正史︱Hip Hop不是潮流,而是文化

如今嘻哈文化(Hip Hop)大受歡迎,但很多人對這種文化的了解不深,甚至連它從前是非洲裔及拉丁裔青年之間的一種邊緣性次文化也不知道就盲目吹捧,更鮮有人談及它的起源。其實,Hip Hop文化當中最重要的恰恰就是了解它的歷史。

廣義來看,Hip Hop文化當中不止包括饒舌(Rap/MC),還有打碟(DJ)、街舞(Breakdance)、塗鴉(Graffiti)的四個基礎元素。隨著近年來的普及,這個文化也延伸至節奏口技(Beatbox)以及嘻哈時裝等等。

Hip Hop文化起源於一九六零年代的美國紐約的貧民窟布朗克斯。二戰後的美國,黑人們成為被壓榨、排擠的對象,他們只能過著清苦淒慘的生活,沒有錢,沒有家,一生都無法進入上流社會,很多人更因此流浪並餓死街頭,終其一生也未得一次安穩。

當年,幫派文化盛行,他們組織人手打家劫舍,甚至進行毒品與軍火交易,不惜一切換取一日溫飽。當時一個幫派The Spades首領Afrika Bambaataa的一位好友在械鬥中不幸逝世,頓時令Afrika醒覺他作為首領,必須帶領這些黑人青年們遠離罪惡,以正確途徑爭取渴望中的生活。

Afrika於一九七三年十一月正式成立世界上首個Hip Hop團體Universal Zulu Nation,並從成員的才藝中,建立起饒舌、打碟、街舞及塗鴉這個文化當中的四種主幹。當時社會敗壞, 整個黑人社區都被絕望和壓迫籠罩著,嘻哈音樂逐漸成為憤怒的黑人們宣洩的管道。從此,貧民區的黑人青年們開始沉醉於Hip Hop文化,犯罪率也大幅下降。從幫派首領到Hip Hop領軍人物,Afrika正是因為親身經歷過潦倒生活,因此他一直支持大家以藝術形式表達及追求自我,也逐漸成為這種源自街頭文化的精髓與核心價值。

Hip Hop源自草根,這種文化成長的土壤,是一個充斥著暴力和不公義的美國黑人社會。受到壓迫的黑人階層,以街頭文化捍衛地盤,對抗警察, 對抗 社會不公,訴說被排斥的地下文化與自由的渴求。在這股文化中,其中一項本質,就是表達對現狀不滿的心聲。透過任何一種形式的藝術載體 ,發出反抗之音,生於亂世,有種揭露社會真實一面,公開當權者不想面對的事實的責任,是Hip Hop的本義。

Hip Hop文化原本就是個時代下的產物,表達出大部分人對於某些價值觀的共鳴。這種是來自底層民眾的草根藝術,帶有叛逆精神的藝術,是被社會遺忘的弱勢群體集體發出的聲明:「雖然我們沒有話語權,但我們仍然有話要說。」 ,也同樣決定了它並不屬於任何一種特定的社會思潮或是政治要求。

曾經聽過一句說話︰「這世界上最偉大的事情,不是你能身居天堂,而是即便你身處地獄邊緣,依然有勇氣伸手觸摸到天堂。而Hip Hop,就正正可以讓我們擁有這種力量。」 雖說Hip Hop本身源自痛苦,但它終究可以解救痛苦中的人們,讓他們獲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