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IKEA開創「未來生活」|令家變得更人性化

新冠肺炎在港第三輪爆發,不少工種也再度開始在家工作。而外國各地早在三、四月開始居家隔離,更有些企業決定實行永久的在家工作;新冠肺炎令人在家逗留的時間變多,也開始改變每人在家中的習慣及模式。人們對家居和生活裝飾的興趣也在同步成長,家具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上升了7.5%。IKEA與旗下的創新實驗室SPACE10,聯合10家工作室,共同推出「Everyday Experiments」計畫(簡稱為EE),希望藉科技豐富人們的居家生活;這個計劃在今年出現得異常合時,配合因疫情而改變的生活風格,到底IKEA能否再次為家居生活帶來創新的挑戰?

SPACE10在2015年於哥本哈根成立,初衷是協助IKEA在未來的10至20年間,思考如何與世界產生連結、創造改變。透過定期舉辦各種展覽、演講、與大家互動、刺激彼此的想像,讓想法能更多元更有創意。發展的概念不一定會成為IKEA商品,但卻為生活提供更多思考未來、方便的可能性。

EE計畫核心概念也奠基於此,研究先進科技如何讓住家變得更整潔、隱私、便利、客製化,同時又美觀。全新計畫邀請了10家與機械、科技、創新、設計等實驗工作室加入,打造18組與擴充實境(AR)、空間對應(Spatial Mapping)、空間音效(Spatial Audio)等互動體,令房間變得更人性化。而當中有幾款實驗有趣,更便利香港人日常生活。

「Home Applications」的實驗,能讓家裡的燈光製造出隨著太陽的路徑而變化的光度;而燈泡也可根據空氣質量改變顏色,令燈泡成為一個空氣檢測儀。更有隨著日落日出而自動升起的百葉窗。

「Light Gesture」也可給用戶利用手勢控制家中的燈,比如說,揮動手指或握緊拳頭,就能改變燈光的強度、顏色、溫度等。

「Extreme Messures」:若想把房間從新改造,或者看看還有哪些空間未被充分利用,先要做的就是繁覆的測量工作。「充氣大象」可借助AR、LiDAR雷達(光檢測和測距)、空間映射等科技,你可以讓一頭「大象」在家中不斷膨脹,直至填滿,便可以精準地檢測到房間和角落的尺寸。

「Room Shuffle」: 在完成測量工作後可利用手機或平板電腦,3D地查看所有空間。再給你佈置的建議,如可以把咖啡桌放在沙發前,或在餐廳桌子旁邊放椅子,床邊上擺放花束等等;令人們能更輕鬆地設計房間,並在看到家傢按現實比例擺放在家裡會有何變化。

「Point and Repair」更可3D掃描舊或壞了的家傢,判斷哪裡出現問題,再查看解決方案,如自己修理的教學等。

「Room Editor」則是一個虛擬橡皮擦,使用者可以在手機螢幕上,擦掉舊家具,擺上虛擬新家具,看看新家具是否匹配環境風格,進而決定是否添購。

當中的 18個實驗中,都可利用相同的科技,以不同的方式來思考家中的空間。雖然IKEA暫時並沒有將全部功能落實並打出的打算,但有關AR的實驗IKEA已在2017年起逐步實現。畢竟科技只有進入日常生活,才實現到它真正的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