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防彈少年團|小韓團升至世界彈 歌曲中故事式的力量

防彈少年團 (BTS) 日前推出第一首英文歌曲《Dynamite》,僅用了24小時27分鐘成功在Youtube破億,打破BLACKPINK《How You Like That》的紀錄,成為全球觀看次數最快破億的影片。相信各位讀者就算不是BTS的粉絲,或多或少都一定無意中聽過BTS的歌。到底這團由小型經紀公司策劃的小韓團,出道觀眾只有數百人,是如何躍身至75萬人參與的線上演唱會,躋身至Billboard,成為打破Youtube紀錄的「世界彈」?

近十年來,K-pop在亞洲市場,甚或歐美市場的知名度都愈來愈高,BTS從中誕生及成長。然而由K-pop市場興起至今,未有其他韓國偶像能達至BTS於全球的人氣度。有評論家曾指,BTS的歌曲比Samsung更全球化。當中除了十分老土的努力外,他們還嘗試把歌曲融入生活,甚至融入社會。防彈少年團的名稱正解作一群少年擋下社會如子彈般的壓迫和偏見,堅守他們自身的價值。聽起來好像很幼稚,但他們在自己創作的歌曲中,充分地表現出屬於他們自己的價值觀。公司放手給予成員自行創作,在出道初期,他們並沒有如其他普遍的團隊般,只唱有關男男女女琅琅上口的愛情歌曲,反而唱着青少年拒絕遵從社會制度、奮力反抗。

「制度主張弱肉強食//踩着朋友向上爬//大人們跟我說只是現在辛苦罷了//再忍耐一下//之後就可以了//Everybody say NO!」

在2016年,成員Suga創作了 《The Last》,把自己因抑鬱症、社交障礙等精神問題所受的痛苦及經驗寫成歌曲,希望消除社會對精神疾病的偏見。

「曾經幾次滲透我精神的苦惱//彷徨的結束是沒有正確答案//曾經以為賣掉了的自尊心//現在成為我的自負心//我的fan們啊 抬起頭來//誰比我做得好 uh」

2015年起所推出的《花樣年華》專輯可說是BTS的轉捩點。自這張專輯開始,他們很多歌曲都嘗試走向更貼地的世俗品味,不再那麼Hip-Pop。更推出一系列的微電影、故事線、漫畫創作、小說等等。其實無論在何地,連貫的故事無可置疑能吸引一班忠實粉絲,例如Dear Jane「陳浩然和高小曼」的愛情三部曲、Juno及Kay「董折和浦銘心」的故事;而BTS的《花樣年華》pt1 及 pt2 系列同樣吸引一群擁躉,講述一班少年在反叛時期迷失自我的故事;隨後《Wings》和《Love Yourself 》系列,有意無意間也與《花樣年華》互有關連,但內容卻非按時間推進,互相交錯的系列令觀眾對下一個作品更期待,同時吸引新粉絲重溫上個專輯,《花樣年華》更在近期推出了第二本小說,在韓國樂壇中可說是嶄新的嘗試。

此外防彈少年團的歌曲更不時回應韓國的社會事件,如《Am I Wrong》的歌詞「我們都是豬狗」,諷刺韓國曾有官員稱「國民是豬狗」。而《Spring Day》則在MV中出現了一間掛着「Omelas」招牌的商店,象徵美國作家Ursula Le Guin小說《The Ones Who Walk Away from Omelas》中,住在Omelas的人過着美好的生活,其實建築在小孩的犧牲之上,暗喻韓國世越號事件中喪生的學生。

在《Love Yourself 》系列中,BTS更多次強調年輕人要愛自己,推出共有4張「起承轉合」意義的專輯,帶出不要停在過去,積極面對將來的道理,更配合聯合國「love yourself」計劃的主題發表了演說。

「Today, I am who I am with all of my faults and my mistakes. Tomorrow, I might be a tiny bit wiser, and that’ll be me, too.」-BTS隊長RM

其實現時全球政經分離的時代已經過去,評論家金南局形容「新CEO行動主義者(New CEO Activists)一詞在美國流行起來,CEO愈來愈勇於就政治與社會的敏感話題表露觀點和信念」。防彈少年團乘著媒體的轉變,適應媒體時代無界限地製作屬於他們自己的意念,成為CEO於多個媒體平台抓住網絡世代的心。當然防彈少年團能如此當紅絕不止這一兩個原因,但他們發展出自家獨有的世界觀,的確是把路人圈成粉絲,將粉絲變成鐵粉。

「一個人就是一顆星//70億個光芒照亮著的//70億種世界//70億種人生//城市的夜景說不定是另一個城市的夜晚//各自的夢//你比任何人都來的明亮」-《 Mikrokosmos》, BTS